袼褙

2024年08月26日

王東超

“袼”指衣袖靠腋下的部分,《禮記·深衣》:“袼之高下,可以運(yùn)肘?!编嵭ⅲ骸榜?,衣袂當(dāng)掖之縫也?!薄榜恕睘橐滦湟赶碌钠纯p部位。

“褙子”是穿在外面的外套,始于唐,盛于宋,樣式簡約,風(fēng)格素雅。其形制為直領(lǐng)、對襟、窄袖、兩側(cè)開衩,從腋下起不縫合。衣襟部分時常敞開,兩邊不用紐扣或繩帶系連,任其露出里面的衣服,有點(diǎn)類似現(xiàn)在的風(fēng)衣。

“褙子”多為女人穿,因為其比較塑型、顯瘦,能襯得女性身段比較苗條,走起路來有飄逸感。人云“唐肥宋瘦”,從“褙子”的流行可見一斑。男人也可以穿,多作常服,元蔣子山《山房隨筆》記載一則趣事,南宋淳祐年間,江西南康出了一位神童鄧文龍,太守方岳(字巨山)很喜歡他,“巨山一日招諸名士,如馮紫山深居兄弟者,而鄧父子與焉。席上太守及諸公只服褙子,文龍以綠袍居座末。坐定,供茶,文龍故以托子墮地,諸公戲以失禮。文龍曰:‘先生衩衣,學(xué)生落托。’眾為一笑”。

“褙子”又名“衩衣”,以其體側(cè)開衩而得名,其裝飾意義大于實用價值。

宋代崇奉道教,男人穿上“褙子”更顯仙風(fēng)道骨,風(fēng)神蕭散。“褙子”可長可短,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,短可至膝上,長可達(dá)腳踝。短的干活方便,長的更顯儀態(tài)。我們現(xiàn)在穿的背心,就是由“褙子”發(fā)展而來的,古時稱作“褙褡”。清袁枚《新齊諧·雷震蟆妖》:“天花板內(nèi),忽有血水下滴。啟板視之,見一死蝦蟆,長三尺許,頭戴騌(zōng,同‘鬃’)纓帽,腳穿烏緞靴,身著元紗褙褡,宛如人形?!?/p>

“褙”是有里子的夾外衣,且為對襟直裾,樣式比較平直,所以后來引申指把布或紙一層一層地粘在一起,如裱褙、后面又褙上了一層布。

“袼褙”指用碎布或舊布裱成的厚片,多用來制布鞋。這里“袼”有拼合義,“褙”指用碎布等一層層裱褙成長而直的一大片。黃縣話稱為“褙兒”,制作的過程稱為“打褙兒”,碎布、舊布黃縣話稱為“鋪襯”,等攢夠一定數(shù)量了,就打盆糨糊,找塊門板、面板或是吃飯的大飯桌,總之面積要大一點(diǎn),這樣打的褙兒更結(jié)實,可供剪裁的余地也大。刷一層糨糊,把鋪襯盡量橫豎交錯、嚴(yán)絲合縫地拼合在一起,再刷一層糨糊再鋪一層鋪襯,層與層之間的鋪襯要“叉(cá)”起來,不能“一順兒”,得糊四五層,然后風(fēng)吹曬干,揭下就是一大張褙兒。按鞋樣兒裁好,幾層褙兒摞在一起,用針線密密縫合,這稱為“納(普通話讀作nà,黃縣話讀作nǎ)鞋底”,過去的布鞋,都是這樣一針一線納成的。

還有一種叫作“千層底”的布鞋,比一般的布鞋厚,多用了幾層褙兒,更結(jié)實耐磨,適合勞作和走遠(yuǎn)路,納的時候必須要用錐子扎眼兒,然后再用針和麻繩納好勒緊。鞋底要想納得平平整整、服服帖帖,針腳均勻細(xì)密,沒有多年的功底是不行的。褙兒還可做鞋墊,相比納鞋底,納鞋墊就輕松多了,還有余??梢栽谏厦胬C上花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