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采風(fēng)

扎笆子

2024年04月20日

劉甲凡

我們家鄉(xiāng)有這樣一句常用俗語:“買進(jìn)賣出要靠錢,鄰里幫忙靠人緣?!逼浔磉_(dá)的意思是搞好鄰里關(guān)系很重要,相互幫助不是單單用錢就可以解決的。早些年在農(nóng)村,有一件事可以把這句話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那就是蓋房期間的“扎笆子”。

上小學(xué)的時候,我們都是些十歲八歲的孩子,正是“不當(dāng)狗意”的年齡,自我約束能力差,老師一旦不在學(xué)校,就云來霧去,可著勁兒嘚瑟著瘋打瘋鬧。因此,常聽大人說我們“老師不在家,學(xué)生上屋笆”。這句話里的“屋笆”,指的是用葦子編成的簾子,或者用高粱秸稈扎成的笆子,蓋房時鋪在屋架的檁條上,抹上泥巴后再苫草或者掛瓦。苫草就叫草房,掛瓦則稱瓦房。其作用類似阻擋外界進(jìn)入的籬笆,因此就被叫屋笆。

我們家鄉(xiāng)的蘆葦不多,屋笆大多是用高粱秸稈綁扎起來的長條笆子。每根笆子的直徑為五六厘米,其長度因房而異,由于早年工匠們文化水平較低,不會使用勾股定理計算斜邊長,通常采用經(jīng)驗數(shù)字——山墻的基礎(chǔ)長度加上八寸(約25厘米),因此基本合適。綁扎時,把四五棵長短不一的高粱秸稈依次搭配著插接起來,每隔約20厘米用稻草綁扎一道,這個過程就叫做“扎笆子”。

生產(chǎn)隊那時候,每年秋收后由公社批給社員宅基地,讓社員利用冬閑時節(jié)籌備材料、打好基礎(chǔ),待來年春暖花開就動手蓋房子。蓋一棟空殼房子通常需要七八天的工夫。因此,工程一開工,就要動手扎笆子了。

到了扎笆子那天,東家把高粱秸稈和稻草搬出來,在開闊空曠的打谷場上一字排開。村里人看見了,口口相傳,關(guān)系不錯的鄰居,一個個帶著工具嘻嘻哈哈都趕來了。

說起扎笆子還有個謎語:“婆婆媽媽盤腿坐,手拿黍秸(高粱秸)緊忙活;菜刀砍,尖棍捅,扎出一條大長蟲?!边@個謎語是根據(jù)扎笆子的過程編排出來的。因為這個營生必須席地而坐,通常都是坐在用苞米葉編制的蒲團(tuán)上,把幾棵高粱秸稈放在腿上,每隔一段用稻草綁扎一道。為保證笆子的直徑均勻一致,綁扎時,要把長短不一的高粱秸稈合理搭配,插接著綁扎。插接前,要用菜刀把高粱秸稈的端頭放在木墩上砍成斜茬,這樣才能插接得結(jié)實一些。用稻草綁扎時,還需用一根約25厘米長、手指粗細(xì)的木捅棍,把綁扎的稻草余頭塞進(jìn)笆子里。這應(yīng)該算是農(nóng)村最簡單的生產(chǎn)工具,可沒有它們是沒法扎笆子的。

在我們家鄉(xiāng)有“四大熱鬧”之說,指的是“出大殯、將(娶)媳婦、扎笆子、聽瞎子唱”。若是人緣好的人家,到了扎笆子這天,幾乎全村家家戶戶的女人都來了。俗話說“三個女人一臺戲”,這幾十號女人湊到一塊,可了不得了,鬧騰騰的,簡直和趕廟會差不多。東家除了挨個說一些客氣話,還會到代銷點買來一大包一分錢一塊的“地瓜油糖”,干活的手不停下,東家就把糖塊直接填進(jìn)她們嘴里。一時間,偌大一個打谷場,呈現(xiàn)出一派甜絲絲、暖融融的歡快氣氛。由于來的人多,每人一條笆子,小半天的工夫就干完了。臨走前,這邊東家說一聲:“謝謝啦,回家歇歇吧。”那邊幫忙的回一句:“謝什么謝,鄰里之間的誰家也沒掛‘無事招牌’?!?/p>

“鄰里幫忙不用等招呼”,是家鄉(xiāng)世代傳承的一種習(xí)俗。其中的內(nèi)涵不光體現(xiàn)了鄰里之間要相互幫襯,還包含著化解鄰里矛盾的積極因素在里邊。一個村里的人幾輩子都在一塊混生活,“房連檐,地連邊”,接觸頻繁,很容易因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發(fā)生摩擦。一場激烈的口水戰(zhàn),進(jìn)而互不搭理,那都是常有的事??舌徖镏g一年到頭“低頭不見抬頭見”,你擰著脖子我咕嘟著嘴,甭提有多么別扭。等氣消了,雙方都有了和好的意愿,往往又都拉不下臉來。這種情況下,一旦有了鄰居需要幫忙扎笆子的機(jī)會,帶著工具主動去幫著干,既不丟面子,又顯得大度,還能達(dá)到立竿見影的效果。

其實,不光是扎笆子這一件事,其它營生也是這樣。像有的人家到了蓋房子上梁鋪瓦這一天,本來也只需要幾個幫忙的,可往往“呼啦啦”來了幾十口子。人再多,東家也不能辭退不用,反而是要趕緊再找?guī)讉€年輕媳婦幫忙搟面條。到了中午,房子蓋好了,就在屋里屋外擺幾張桌子,幾十號人吆五喝六地喝幾盅白干、吃兩碗面條。臨了,一個個喝得臉紅脖子粗,趔趔趄趄地回家了。對于東家來說,這不叫破費,而是花錢也買不來的臉面。

有句老話說:“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,村子大了什么人都有。”在鄉(xiāng)間,還有一種人家被說成是“屋笆開門”,其意思就是這戶人家基本不與鄰居走動,獨來獨往,萬事不求人也不幫人。若被村里人下了“屋笆開門”的定義,這一家基本在村里就成了孤家寡人。

有一年,我們村一戶人家要蓋房扎笆子了,因平日里從不幫人,也就沒有人去他家?guī)兔?,只能由其?nèi)當(dāng)家的孤零零一個人忙活,四間房的笆子硬是忙活了半個多月。這期間,他們家沒過門的兒媳婦,聽說對象家里在蓋房子,就抽空過來看看??僧?dāng)她看到只有準(zhǔn)婆婆一個人在那里扎笆子,馬上就聯(lián)想到這一家人肯定與鄰居關(guān)系處理得不好。以后自己嫁過來,在村里也不會受人待見,因此就主動提出解除了婚約。

時至今日,農(nóng)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,只剩下一些上了年紀(jì)的老爺爺老奶奶。盡管這樣,“親戚越走越親,鄰里越走越近”“遠(yuǎn)親不如近鄰,近鄰不如對門”這些古訓(xùn),他們還一直堅守著。